驾驭甜蜜,挑战无忧——糖尿病的管理智慧

今天是第18个“世界糖尿病日”,有数据表明,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.4亿人患有糖尿病,总患病率高达12.8%。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糖尿病的高发?糖尿病为我们的健康带来哪些危害?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挑战?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揭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,学习如何在甜蜜与挑战并存的生活中,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健康智慧。

1731660779236.jpg

 

一、认识糖尿病:不只是“糖多了”那么简单

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,它是人体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的结果。对于胰腺功能正常的人来说,平时即使摄入了较多的糖,也可以分解、吸收,从而让血糖回归正常,但那些胰腺功能出现问题,胰岛素缺乏的人,即使摄入很少的糖都可能导致血糖长时间异常。所以,糖尿病的本质是身体对糖的代谢出了问题!


二、糖尿病的“家族成员”:类型多样,各具特色

糖尿病并非只有一种,它就像一个大家族,成员众多,各具特色。最常见的类型有这几个:

1型糖尿病‌: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,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,其他各年龄段也有。1型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5%不到,主要特征是胰腺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的绝对缺乏。目前,1型糖尿病无法治愈,患者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。

2型糖尿病‌: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能够生产一定的胰岛素,但产量不够或不能被充分利用,从而导致体内糖代谢发生问题。2型糖尿病在人群中很普遍,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%以上,目前同样无根治手段,但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、缓解病情。

妊娠期糖尿病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,进入妊娠后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患者,通常是由于妊娠后母体糖代谢发生异常所致。

特殊类型糖尿病指除了上面三种以外的其他病因引起的糖尿病,如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、胰腺外分泌疾病、内分泌疾病、药物或化学品等引起的糖尿病。

三、糖尿病的主要诊断依据:有糖尿病症状加任意点血糖≥11.1mmol/L或空腹血糖≥7.0mmol/L或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≥11.1mmol/L。三条具有一条可诊断糖尿病,对于没有症状的,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达上述标准也可诊断糖尿病。

 

最新的2021年糖尿病诊断指南中,将糖化血红蛋白值大于等于6.5%列入确诊标准中。

糖尿病前期有以下情况之一即可诊断

空腹血糖在6.1-6.9mmol/L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.8-11.0mmol/L时,或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处于6.0%-6.4%为糖尿病前期


四、糖尿病最喜欢的人群:看看有没有你?

1.有糖尿病家族史的,尤其是父母、亲兄弟姐妹、子女等中有糖尿病患者

2.超重或肥胖的人,即BMI指数≥24或男性腰围≥90厘米,女性腰围≥85厘米的(中心性肥胖者)

3.长期缺乏体力活动或很少体育锻炼者

4.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,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

5.黑棘皮病患者

6.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血脂异常的患者

7.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或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、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

满足上面任何一条,就要经常小心自己的血糖变化,以免被糖尿病“盯上”。


、糖尿病的“甜蜜陷阱”:并发症不可小觑

糖尿病之所以让人闻风丧胆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带来的种种并发症。高血糖就像一把无形的剑,悄无声息地损害着血管、神经、器官等,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。

1.‌心血管疾病‌:长期高血糖会加速动脉硬化,增加心脏病、中风的风险。

2.‌视网膜病变‌:高血糖会损害眼底血管,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。

3.‌神经病变‌:手脚麻木、疼痛,甚至影响消化系统、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。

4.‌糖尿病肾病‌: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过滤功能,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。

这些并发症如同隐藏在甜蜜背后的陷阱,时刻提醒我们,对待糖尿病,绝不能掉以轻心。

1731660824001.jpg

智慧应对:让糖尿病管理不再枯燥

面对糖尿病,我们不必畏惧,更不必绝望。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,完全可以将它控制在可控范围内,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。

1.科学饮食‌:糖尿病饮食并非一味地“苦行僧”。在医生的指导下,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搭配食物,既满足味蕾,又控制血糖。比如,用全谷物代替精制米面,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,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。记住,少量多餐,细嚼慢咽。

2.适量‌运动‌: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“良药”。不必追求高强度的锻炼,散步、太极、瑜伽等轻度至中度的运动同样有效。关键在于持之以恒,让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

3.‌科技助力‌:现代科技为糖尿病管理提供了诸多便利。智能血糖仪、健康管理APP等工具,让监测血糖变得更加简单快捷。利用这些工具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
4.‌心理调适‌:糖尿病是一场持久战,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。学会接受现实,积极面对挑战。可以尝试冥想、深呼吸等放松技巧,缓解压力。同时,与家人、朋友保持沟通,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,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将是你不竭的动力源泉。

5.‌定期检查‌:不要等到身体出现不适才去看医生。定期进行血糖血压、血脂等指标的检测,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。记住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


、结语:甜蜜生活,从智慧管理开始

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,但它并不可怕。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和方法,就能够有效地管理它,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。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、科学的方法、健康的生活方式,共同迎接每一个充满阳光的明天。记住,甜蜜生活,从智慧管理开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