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病夏治,三伏贴火爆预约中!
免疫力低,别错过三伏贴!
久咳哮喘,别错过三伏贴!
肠胃不好,别错过三伏贴!
冬病夏调,就在这个夏天!
经历了疫情,阳了,甲流,甚至二阳…身体阳气已经极尽耗损,趁这个三伏,补足能量,清扫战场,提升阳气,借天时以扶阳,培补浩然正气,大道至简!
即日起三伏贴开始预定啦!
(2024年6月12日——7月14日)
预约/咨询电话:0553-2599158
地点:区总医院1号楼(门诊)一楼颈肩腰腿痛专病门诊
区总医院1号楼(门诊)五楼针灸推拿科
区总医院3号楼(外科楼)十一楼针灸推拿科
三伏贴贴敷时间表
三伏贴时间表 | |
初伏贴 | 7月15日-7月24日 |
中伏贴 | 7月25日-8月3日 |
加强贴 | 8月4日-8月13日 |
末伏贴 | 8月14日-8月24日 |
三伏贴最适合调理的对象包括:
1、容易感冒、发烧、冬季易肺炎,哮喘,支气管炎,反复咳嗽的孩子。
2、爱吃不长个,不长肉,长年睡觉爱出汗,生长发育迟缓的孩子。
3、过敏体质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荨麻疹、湿疹、腺样体肥大的孩子。
4、不爱吃饭、大便长期不调(腹泻、便秘)、睡眠不佳(易醒、趴着睡、夜啼)的孩子。
5、脾虚容易积食,经常消化不良的孩子。
6、中老年肺气不足,痰湿瘀肺,慢性支气管炎,哮喘。
7、女性痛经、肝气不舒,阳虚胃寒,四肢厥冷。
8、颈椎病、肩周炎,腰椎及膝关节疼痛。
因为天灸疗法有温通经络、祛寒逐痹的作用,所以对各类痛症具有显著疗效。
三伏贴禁忌症:
1.三伏贴不适人人都适合,一定要谨遵医嘱,切记盲目跟风,南辕北辙,那哪些人不适合三伏贴呢?如下:
热性体质的人群慎用,表现为怕热爱喝凉水、面红目赤、烦躁易怒等等,如果应用就会适得其反;
2.有皮肤病、过敏体质、瘢痕体质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慎用;
3.发热患者,阴虚火旺、热证患者慎用;
4.月经期、妊娠期女性慎用;
何为冬病夏治
冬病夏治是根据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中“春夏养阳”、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中“长夏胜冬”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,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。
冬为阴,夏为阳,“冬病”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,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,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,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,或重感阴寒之邪,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,哮症、喘症、慢性泄泻、关节冷痛、怕冷、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。“夏治”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,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,通过温补阳气,散寒驱邪,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,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,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,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,是中医学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观和“未病先防”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。
“冬病夏治”是祖国医学中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,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。它是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依据“天人合一”的理论,结合天灸疗法,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。伏天人体气血旺盛,膝理开泄,此时贴敷,药力更易直达脏腑,可达到激发正气的目的,增加抗病能力。对于哮喘、慢支等寒冷季节发病加重的疾病而言,采用“冬病夏治”的疗法,将这些冬天好发、阳气虚弱的疾病,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,通过中药敷贴等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,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,从而促进其康复。
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,如药物贴敷、药物注射、拔罐、针刺等,或者药物内服、夏季养生膏方、督灸、铺灸、脐灸、中药熏蒸等等,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三伏天的穴位贴敷(即三伏贴)、艾灸,因其疗效明显、操作简便、费用低廉、无明显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三伏贴小知识
何为三伏贴
三伏贴:三伏天敷贴疗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冬病夏治方法之一。三伏天将温阳祛寒的药物研为细末,用药汁调匀,制成药饼,敷贴在人体相应穴位上,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,刺激局部经络穴位,激发全身经气,达到振奋阳气,温通经络,祛除寒邪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。
贴敷注意事项
儿童每次敷贴10分钟—15分钟(详细情况听取医生建议),成年人每次敷贴20分钟左右,根据病人个体差异也可适当调整、延长。到时间后,自行将胶布撕去即可。如果敷贴部位出现痒、痛等不适,请提前撕去胶布。
敷贴后的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
一、敷贴后局部偶有印记,需注意留药时间,如忌讳者请勿选择此疗法。
二、敷贴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,对胶布过敏者可用低过敏的胶带固定敷贴药物。
三、敷贴后皮肤出现红晕、发痒,均属正常现象;敷贴期间,忌生冷、辛辣、海鲜等刺激性食物。
四、敷贴部位起小水泡属正常反应,保持干燥可自行吸收;出现大的水疱,可以用注射针头将其挑破,外敷消炎药膏以防感染,或是前来我科进行消毒处理。
五、咯黄色浓痰、咯血、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,不宜治疗。
六、敷贴完4小时以后可洗澡,但一定要用温水,皮肤破损者不宜洗浴。